暂依坠岸棘芦丛,咫尺前行莫可得
出处:《十一晚将至崇德阻雨不前》
明 · 郭之奇
殷其雷,在山之侧,熌烁飞光来自北。
须臾野隘平山迷,淡月疏星不相克。
青林夹道两朦胧,捍索桅竿浑难识。
惟闻雨点起风狂,共惊帆驶一何亟。
舟人颠沛更传呼,疲稿弱缆争无力。
暂依坠岸棘芦丛,咫尺前行莫可得。
敲窗片片如欲入,蜡花引泪残光熄。
雨过犹馀飕飗声,一枕清凉随漏刻。
须臾野隘平山迷,淡月疏星不相克。
青林夹道两朦胧,捍索桅竿浑难识。
惟闻雨点起风狂,共惊帆驶一何亟。
舟人颠沛更传呼,疲稿弱缆争无力。
暂依坠岸棘芦丛,咫尺前行莫可得。
敲窗片片如欲入,蜡花引泪残光熄。
雨过犹馀飕飗声,一枕清凉随漏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风雨中航行的情景,充满了动态与紧张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雷电交加、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以及在这种环境下船只颠簸、人们忙碌应对的情景。
首句“殷其雷,在山之侧”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开篇,雷声轰鸣,仿佛就在山的另一侧,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接着,“熌烁飞光来自北”,描述了闪电从北方飞速而来,照亮了四周,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须臾野隘平山迷,淡月疏星不相克”两句,通过时间的快速流逝,展现了风雨如何迅速改变了周围的景象,使原本清晰的山峦变得模糊,而月亮和星星也显得黯淡无光,无法相互辉映。
“青林夹道两朦胧,捍索桅竿浑难识”描绘了在风雨中,道路两旁的树木变得模糊不清,桅杆上的绳索也难以辨认,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航行的困难。
“惟闻雨点起风狂,共惊帆驶一何亟”则直接描绘了风雨的猛烈,以及船在风浪中的快速行驶,表现了航行的危险与紧迫。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舟人颠沛更传呼,疲稿弱缆争无力”描绘了船员们在风雨中艰难地工作,尽管疲惫不堪,但仍在努力维持船只的稳定,展现了他们的坚韧与勇气。
“暂依坠岸棘芦丛,咫尺前行莫可得”描述了船只暂时停靠在岸边,但前方的道路仍然难以通行,体现了航行的艰难与不可预测性。
最后,“敲窗片片如欲入,蜡花引泪残光熄”描绘了风雨敲打窗户的声音,如同泪水滴落,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疲惫。而“雨过犹馀飕飗声,一枕清凉随漏刻”则表达了雨后虽然仍有风吹过的声音,但经过一夜的休息,人们感到一阵清凉,暗示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在恶劣天气下航行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