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染溪山吴道子,调谐花月鲍参军
明 · 张萱
西昌词客老徵君,白发青鞋一片云。
点染溪山吴道子,调谐花月鲍参军。
愁霖榕水观新涨,跨鹤罗浮卧翠氛。
最羡翩翩双綵笔,在阴鸣和九天闻。
点染溪山吴道子,调谐花月鲍参军。
愁霖榕水观新涨,跨鹤罗浮卧翠氛。
最羡翩翩双綵笔,在阴鸣和九天闻。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张萱所作,名为《花朝雨中李自得以诗见访用来韵却答时哲嗣伯开随侍》。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文士,即“西昌词客老徵君”,他以白发青鞋的形象,如同一片轻盈的白云,漫步于山水之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通过“点染溪山吴道子”一句,将这位老徵君比作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暗示其艺术造诣之高,能够以诗画点染出山水之美。接着,“调谐花月鲍参军”则进一步强调了老徵君在文学上的才华,将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鲍参军相提并论,说明其作品能够与花月和谐共处,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的下半部分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愁霖榕水观新涨,跨鹤罗浮卧翠氛”两句,展现了雨中榕水的新涨景象以及老徵君在罗浮山间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最后,“最羡翩翩双綵笔,在阴鸣和九天闻”表达了诗人对老徵君及其随侍者伯开才华横溢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作品的影响力,仿佛能与天籁共鸣,达到一种超越凡尘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老徵君形象的刻画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以及对才华横溢者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