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
出处:《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
唐末宋初 · 徐铉
独听空阶雨,方知秋事悲。
寂寥旬假日,萧飒夜长时。
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
情人如不醉,定是两相思。
寂寥旬假日,萧飒夜长时。
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
情人如不醉,定是两相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独:单独。听:聆听。
空阶:空荡荡的台阶。
雨:雨水。
秋事:秋天的情感或景象。
悲:悲伤。
寂寥:寂静孤独。
假日:休息日。
萧飒:冷清、凄凉。
夜长时:漫长的夜晚。
别念:离别之念。
纷纷起:纷至沓来。
寒更:寒冷的更鼓声。
故故迟:故意拖延。
情人:心上人。
醉:喝醉。
定是:必定是。
两相思:相互思念。
翻译
独自聆听空阶上的雨声,才明白秋天的哀愁多么深沉。在这寂静的周末和漫长的夜晚,更加感到孤独凄凉。
离别的思绪纷至沓来,寒冷的更声故意拉长了等待的时间。
如果心上人还未醉,那必定是因为彼此深深思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感伤的深秋夜晚景象。首句“独听空阶雨”设定了全诗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台阶上聆听着夜雨的声音,这种环境让人不由得联想起秋天特有的寂寞和凄凉。
接着,“方知秋事悲”表达了诗人在此刻深切体会到了秋天带来的哀愁。秋季常被赋予离别、凋零的意象,这里“秋事”一词已经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第三句“寂寥旬假日,萧飒夜长时”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寂寥旬假日”指的是时间在悠长的夜晚中缓慢流逝,而“萧飒夜长时”则形容雨声在漫长夜晚中的持续,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氛围。
“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涌现出了对往昔的思念。夜晚的寂寥和雨声似乎让时间变得更加漫长,这种感觉加剧了诗人的怀旧之情。
最后两句“情人如不醉,定是两相思”则表达了一种深情与期待。在这样的夜晚,如果心上人没有沉浸在酒精中暂时忘却忧愁,那么一定是在相思之中。这里的“情人”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爱人,而是一般指代那些有着相同情感的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夜雨声响和秋夜长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