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绕砌下,濆石常飞濛
出处:《游会胜寺蒙泉》
宋 · 吕本中
去郡十五里,满山蔽青松。
朝来雨初过,萧瑟鸣悲风。
踏泥转溪曲,路尽山无穷。
层崖筑栏阁,宛在云烟中。
引水绕砌下,濆石常飞濛。
寻幽到寺背,苍碧摩高空。
古甃冽寒泉,浅沙影重重。
伏流尚数步,暗与溪相通。
潺湲去何之,可折从此东。
会有到海期,岂计朝莫功。
我行因避贼,眺览聊从容。
徘徊未忍去,僧饭催撞钟。
朝来雨初过,萧瑟鸣悲风。
踏泥转溪曲,路尽山无穷。
层崖筑栏阁,宛在云烟中。
引水绕砌下,濆石常飞濛。
寻幽到寺背,苍碧摩高空。
古甃冽寒泉,浅沙影重重。
伏流尚数步,暗与溪相通。
潺湲去何之,可折从此东。
会有到海期,岂计朝莫功。
我行因避贼,眺览聊从容。
徘徊未忍去,僧饭催撞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会胜寺蒙泉的旅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以“去郡十五里”开篇,点明了地点,随后通过“满山蔽青松”、“朝来雨初过,萧瑟鸣悲风”等句子,渲染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徒步跋涉,穿越雨后湿润的山路,最终到达了隐藏于云雾间的寺庙。这里,“层崖筑栏阁,宛在云烟中”描绘了寺庙的神秘与高耸,而“引水绕砌下,濆石常飞濛”则展现了泉水与岩石间和谐共生的景象。
进一步深入探索,诗人发现了深藏地下的古井,其水清凉甘冽,映照着浅沙的倒影,仿佛是自然界的隐秘宝藏。“伏流尚数步,暗与溪相通”暗示了自然界的复杂联系,而“潺湲去何之,可折从此东”则表达了对水流去向的好奇与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会有到海期,岂计朝莫功”,即使时间有限,也愿意为了追求心中的目标而努力。同时,诗人在“我行因避贼,眺览聊从容”一句中透露了自己避难的背景,使得整个旅程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也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心的平静与坚韧。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了一次心灵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