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正论禅寂忽狂歌,莫是尘心颠倒多全文

正论禅寂忽狂歌,莫是尘心颠倒多

出处:《酬秦系山人戏赠
唐 · 皎然
正论禅寂忽狂歌,莫是尘心颠倒多
白足行花曾不染,黄囊贮酒欲如何。

拼音版原文

zhènglùnchánkuángshìchénxīndiāndǎoduō

báixínghuācéngrǎnhuángnángzhùjiǔ

注释

正论:正式或严肃的讨论。
禅寂:禅定的寂静状态。
忽:忽然。
狂歌:放声高歌,行为狂放。
莫是:或许是。
尘心:世俗之心,凡心。
白足:光脚,常指僧侣清贫修行之态。
行花:走在花丛中。
曾不染:未曾被(世俗)沾染。
黄囊:黄色的袋子,此处或指僧衣口袋。
贮酒:装着酒。
欲如何: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或意味着什么。

翻译

正在谈论禅定寂静忽又狂放歌唱,或许是尘世之心太过颠倒纷扰。
光脚行走于花丛却未被污染,黄色布袋装着酒意寓何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酬秦系山人戏赠》。诗中“正论禅寂忽狂歌,莫是尘心颠倒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沉迷于世俗纷争、放弃修行者的一种批评态度。这里的“正论”意味着正确的道理,“禅寂”指的是清净无为的禅修状态,而“忽狂歌”则是对比,表示突然之间变成了狂热的世俗之歌。这两句通过强烈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放弃内心修行转而追逐世间纷扰的行为的不赞成。

接着,“白足行花曾不染,黄囊贮酒欲如何。”这里“白足”指的是没有污染的脚步,意喻清净无为的生活;“行花”则是形象地描绘诗人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样子,而“曾不染”表明这种状态下的诗人不会受到世俗尘埃的沾染。后半句“黄囊贮酒欲如何”则是一种设问,意指即使有了储存酒水的准备,也不知将何去何从。这两句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皎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