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
出处:《中渡晚眺》
唐 · 韦庄
魏王堤畔草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
妖气欲昏唐社稷,夕阳空照汉山川。
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
家寄杜陵归不得,一回回首一潸然。
妖气欲昏唐社稷,夕阳空照汉山川。
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
家寄杜陵归不得,一回回首一潸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魏王堤:指古代魏国国王游赏的河堤,此处代指风景名胜之地。草如烟:形容草长得茂盛,仿佛烟雾般弥漫。
客:此处指诗人自己或其他忧国忧民的士人。
扣舷:敲打船舷,常表示忧郁或感慨的心情。
妖气:比喻祸国殃民的势力。
社稷:国家的象征,这里指唐朝的江山。
夕阳空照:形象描绘日落时分的景色,也暗示国家衰败的景象。
春苑:春天的花园,象征美好的事物。
碧天:蔚蓝的天空。
杜陵:古地名,诗人的家乡。
一回回首一潸然:每次回头看看,就禁不住流泪。
翻译
在魏王堤边,草丛像烟雾般弥漫,有位客人独自敲打着船舷,感伤时事。邪恶的势力似乎要侵蚀大唐的江山社稷,只有夕阳空空地照耀着汉朝的山河。
无数翠绿的树木环绕着春天的园林,万道红霞映衬着碧蓝的天空。
家在杜陵,却无法回去,每次回首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魏王堤畔草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 这两句设定了诗歌的情境,魏王堤边的草丛如同轻烟缭绕,给人以淡远之感。而有一位旅途中的客人,在这寂静中不由得敲击着船舷,表达他心中的忧伤和孤独。
"妖气欲昏唐社稷,夕阳空照汉山川。" 这里“妖气”暗指当时的动荡与混乱,而“唐社稷”则是对国家安稳的期望。诗人通过夕阳照耀下的汉水山川,表达了对国运的担忧。
接下来的"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 描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层叠的碧绿之树和无尽的红霞与蓝天交织,营造出一种生动而美好的意境。
最后两句 "家寄杜陵归不得,一回回首一潸然。" 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家园无法归去的哀愁,每当回想之时,不禁潸然泪下。这不仅是对亲情的渴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故土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