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纷纷红紫久无色,消尽人间金革音全文

纷纷红紫久无色,消尽人间金革音

出处:《题刘公瑞松琴卷
明 · 张宁
君不闻沉香亭前鸣羯鼓,翻厌丝桐污人耳。
新声媚质两浮靡,世好难凭每如此。
屏山隐者爱幽寻,山下青松横素琴。
纷纷红紫久无色,消尽人间金革音
蒿莱满地迷烟雨,一曲吴讴乱宫羽。
钟期长往梓人亡,日落天低秋思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以沉香亭前的羯鼓声起笔,对比于丝桐之音,暗示了新声与传统艺术的冲突,以及世态炎凉对艺术审美的影响。接着,诗人引入“屏山隐者”,通过其爱幽寻、弹奏素琴的情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纯粹,象征着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纷扰。

“纷纷红紫久无色,消尽人间金革音”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界中花朵凋零的景象与人间的战争、喧嚣相对比,强调了隐逸生活对于尘世喧嚣的超越,以及自然之美对于心灵的抚慰作用。

“蒿莱满地迷烟雨,一曲吴讴乱宫羽”描绘了一幅烟雨朦胧、蒿莱遍地的景象,与之前的宁静形成对比,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孤独与超脱。同时,“吴讴乱宫羽”可能暗指民间音乐与宫廷音乐的融合或冲突,体现了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最后,“钟期长往梓人亡,日落天低秋思苦”表达了对知音难觅和逝去时光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隐逸生活的孤独与深沉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