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节何须万夫后,蟹螯居左杯居右
先生老丑谁使然,天孙安能司唾呕。
尚无一字得三缣,何如卖之不龟手。
与公正自一家人,公家日月余扃牖。
每得新诗如见公,风流好在灵和柳。
题舆那听仲举辞,宣室应怀贾生久。
当年竹马定不乏,旧雨垫巾无恙否。
我今信手任翻羹,谁解苦心杯置肘。
看公隽翮当在前,笑我劳驱空晚朽。
东山掩鼻直可人,庸肯嗫嚅论不偶。
槛中摇尾未必然,试看于菟薄栏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折节:谦逊、屈己从人。蟹螯:美食象征。
天孙:织女,代指美女。
司唾呕:掌管呕吐之事,比喻挑剔。
三缣:古代货币单位。
龟手:防止手冻裂。
公正:正直公正。
扃牖:关闭门窗。
灵和柳:形容美好的环境或人物风貌。
仲举辞:拒绝之意,可能指拒绝题诗。
贾生:贾谊,有才华却不得重用。
竹马:童年伙伴。
垫巾:老朋友。
恙否:是否安好。
翻羹:随意写作。
置肘:搁置在肘边,表示困难。
隽翮:俊逸的翅膀,比喻才华出众。
劳驱:辛劳奔波。
东山:隐居之地。
庸肯:岂肯。
不偶:不合群。
槛中摇尾:比喻受拘束的行为。
于菟:老虎。
薄栏:狭窄的栏杆。
翻译
何必追求万人之下才折节,蟹螯放在左边酒杯右边。先生容貌丑陋是谁造成的,织女怎能掌管呕吐之事。
至今没有一字换得三匹细绢,不如拿去卖了防冻手。
与您公正如同一家人,公家事务繁忙,我只能门窗紧闭。
每次读到您的新诗就像见到您,您的风采依旧在灵和柳间。
不要推辞题写车舆,宣室中想必怀念贾谊已久。
当年一起嬉戏的竹马伙伴定不少,老朋友是否安康如故。
如今我随意写下诗句,谁能理解我苦心创作的艰难。
看您展翅高飞应在前列,笑我徒劳奔忙已近迟暮。
东山的隐士行为令人敬佩,怎会低声讨论不合群。
笼中的狗摇尾乞怜未必如此,试着看看猛虎在栏中怒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和郭倅见寄》。诗中蕴含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
“折节何须万夫后,蟹螯居左杯居右。”开篇即以生动形象,描绘出一个场景:在一处幽静雅致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郭倅相对而坐,摆放着书法作品。这里的“折节”指的是书卷,“万夫”则是对书法高手的一种尊称。蟹螯(即螃蟹)比喻书卷两端,左边放置笔洗,右边放置酒杯。
“先生老丑谁使然,天孙安能司唾呕。”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对郭倅的尊敬之情,并且提到“天孙”——即书法圣手王羲之,用其名字来形容郭倅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地位。
“尚无一字得三缣,何如卖之不龟手。”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书法作品价值的认可,以及对其珍贵程度的一种夸张表现。这里的“三缣”指的是古代货币单位,用来衡量书法作品的价值。
“与公正自一家人,公家日月余扃牖。”诗人强调自己与郭倅在艺术上的共鸣,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郭倅家族中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和艺术成就的一种敬仰。
“每得新诗如见公,风流好在灵和柳。”这两句则是对郭倅的文艺造诣和诗歌才华的赞美。诗人将郭倅比作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如同看到了他们的风采。
“题舆那听仲举辞,宣室应怀贾生久。”诗中提到友人的名字,并引出历史上的一些人物,用以表达对友人才能的认可与赞美。
“当年竹马定不乏,旧雨垫巾无恙否。”这两句诗回忆起往昔的情谊和共同度过的时光,同时也关切着郭倅过去的生活状态。
“我今信手任翻羹,谁解苦心杯置肘。”这里则流露出一种自嘲与无奈。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郭倅才能的仰望之情。
“看公隽翮当在前,笑我劳驱空晚朽。”这两句中,“隽翮”形容郭倅的才华如同展翅欲飞,而诗人则自比为追赶不及的老马,表达了一种自愧不如的感情。
“东山掩鼻直可人,庸肯嗫嚅论不偶。”这里诗人用“东山”指代郭倅,用“掩鼻”形容其书法艺术超群脱俗,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郭倅才能的推崇和信服。
“槛中摇尾未必然,试看于菟薄栏吼。”最后两句诗则是对书法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用以比喻出其非凡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