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犹斜阳,千峰变水墨
出处:《同诸友小沧浪作》
清 · 翁方刚
二年四序周,风雪月晨夕。
各有领要处,独未雨景得。
一角犹斜阳,千峰变水墨。
圆荷不受濡,此响乃真碧。
一洗明镜空,谁算秋影积。
千珠前梦悟,仍是明月滴。
渊乎文字禅,收之坐趺息。
归向石帆叩,相与观定力。
各有领要处,独未雨景得。
一角犹斜阳,千峰变水墨。
圆荷不受濡,此响乃真碧。
一洗明镜空,谁算秋影积。
千珠前梦悟,仍是明月滴。
渊乎文字禅,收之坐趺息。
归向石帆叩,相与观定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两年来四季轮回中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他注意到风雪、月晨夕的变换,认为每个时节都有其独特的美,但雨景未能完全领会。他以斜阳余晖照耀一角,千峰如水墨画般朦胧,圆荷在雨后依然保持洁净,水声清脆如碧玉。诗人感叹,雨后的世界如同明镜洗涤,秋影虽深,却也清晰可见。他从这自然景象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仿佛千颗珍珠般的梦境得以醒悟,原来只是明月滴落的瞬间。
诗人将这种感悟比作文字禅,通过静坐冥想,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他决定前往石帆处寻求更深的领悟,期待与朋友们共同探讨和提升各自的定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