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借问楼前踏于蔿,何如云卧唱松风全文

借问楼前踏于蔿,何如云卧唱松风

出处:《示俞处士
宋 · 王安石
鲁山眉宇人不见,只有歌辞来向东。
借问楼前踏于蔿,何如云卧唱松风

拼音版原文

shānméirénjiànzhīyǒuláixiàngdōng

jièwènlóuqiánwěiyúnchàngsōngfēng

注释

鲁山:指鲁山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地名。
眉宇:形容人的面部表情或气质。
人不见:看不见人影。
歌辞:歌唱的词句。
向东:朝着东方,可能表示歌声的方向。
楼前踏于蔿:楼前走过的人,此处‘踏于蔿’可能是虚构的地名或比喻匆匆的行人。
何如:怎么样,相比如何。
云卧:像云一样躺着,形容悠闲自在。
唱松风:吟唱松林间的风声。

翻译

在鲁山中,人的踪迹难觅,只听到歌声飘向东方。
请问楼前的过客,比起闲躺听松风,你觉得哪一种更惬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鲁山眉宇人不见”中的“鲁山”指的是地名,而“眉宇”则是形容美好的事物,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思念的人。整句话表明诗人对于那位不在场的友人的深切怀念。

第二句“只有歌辞来向东”中的“歌辞”意指诗词或歌曲,通过这里可以看出诗人是通过文学创作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向东”则可能暗示着心之所向,即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期盼。

第三句“借问楼前踏于蔿”中的“楼前”指的是高处,通常是指城楼或者府第前的空地,“踏于蔿”则形容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心。

末句“何如云卧唱松风”中“云卧”意为躺在云端,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唱松风”则是指在松林间吟诵诗歌,借由自然之声来伴随自己的吟唱。这里的“何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一种遐想和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脱世俗的高远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