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堂中惭此老,法轮未转转饥轮
宋 · 晁公溯
食时持钵乞诸邻,不用毗耶遣化身。
想见堂中惭此老,法轮未转转饥轮。
想见堂中惭此老,法轮未转转饥轮。
注释
食时:吃饭的时候。持钵:拿着饭碗。
乞诸邻:向邻居乞讨。
毗耶:古代印度的一个城市,此处象征富庶或施舍者。
化身:佛教中指佛或菩萨的化身。
堂中:家中。
惭:感到羞愧。
法轮:佛法的教化之轮。
未转:未能转动。
饥轮:饥饿之轮。
翻译
吃饭时拿着饭碗向邻居乞讨,不需要毗耶城派遣化身来帮助。想象家中的人看到这番情景,会对这位老人感到羞愧,佛法的教化之轮未能转动,饥饿之轮却在不断旋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用餐时间手持饭钵向邻居乞讨食物的情景。诗人晁公溯通过这个画面,暗示这位名叫琮上人的僧人虽然修行佛法,但仍然需要世俗的供养。他没有提到毗耶(可能是指某个富有的施主)会派遣化身来帮助,而是亲自乞食,体现了佛教徒自给自足和不依赖外在物质的教义。
"食时持钵乞诸邻"直接描述了僧人在特定时刻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僧侣生活的简朴与清苦。"不用毗耶遣化身"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自力更生的精神,而非依赖他人的恩赐。接下来的"想见堂中惭此老",诗人想象堂中的法师看到这一幕,可能会为自己未能完全满足僧人的需求而感到惭愧。最后,"法轮未转转饥轮"运用比喻,将佛法的传播(法轮)与僧人的饥饿(饥轮)相对照,暗示佛法的普及尚未能解决僧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也寓含着对社会关注僧侣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既展现了僧侣的生活实况,又揭示了佛法实践与世俗需求之间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