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二子各两屐,踏碎一径松花黄
宋 · 汪炎昶
一日二子各两屐,踏碎一径松花黄。
人好禽鱼亦光耀,山空水石逾荒凉。
胸次似涤冰雪瑩,笑语欲染烟霞香。
痴绝犹嫌不联袂,此已天幸宽愁肠。
人好禽鱼亦光耀,山空水石逾荒凉。
胸次似涤冰雪瑩,笑语欲染烟霞香。
痴绝犹嫌不联袂,此已天幸宽愁肠。
注释
屐:木屐,古代的一种鞋子,木底有齿,便于行走。松花黄:指松树落下的黄色花粉或松果。
光耀:光彩照人,形容事物非常出色。
逾荒凉:更加显得荒凉。
胸次:内心,胸襟。
烟霞香:形容笑声言语带有如烟霞般的清新香气。
联袂:携手,一同。
天幸:指上天的恩赐,好运。
愁肠:内心的忧虑或愁绪。
翻译
一天之中,两个孩子各自穿着两双木屐,踏过小路,留下松花的黄色痕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连鸟兽也显得光彩照人,山中空旷,水石更显荒寂。
心中如冰雪般清澈明亮,笑声言语仿佛带着烟霞的香气。
痴迷于这样的美景,还嫌不能携手同行,这已是上天赐予的宽慰,足以舒缓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秋日风景。"一日二子各两屐,踏碎一径松花黄"中的“二子”指的是两个人,而“各两屐”则是他们脚下所留下的足迹。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大自然中漫步的情景。
接下来,“人好禽鱼亦光耀,山空水石逾荒凉”表达了一种对远古美好的向往和现在荒凉景象的对比。"人好"指的是古时的人文雅致,而"禽鱼"则是古代祭祀和饮食的象征。"光耀"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文化的赞美之情,相比之下,“山空水石逾荒凉”则描绘出现在自然界中的一种清冷与荒芜。
在“胸次似涤冰雪莹,笑语欲染烟霞香”的这两句中,“胸次”指的是内心的纯净,而“似涤冰雪莹”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境之清澈。"笑语欲染烟霞香"则是对友人的温暖笑容和愉悦言谈的描述,给人以亲切和美好的感觉。
最后,“痴绝犹嫌不联袂,此已天幸宽愁肠”表现了诗人对于与朋友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命运安排的感激。"痴绝"指的是对友情的极度珍视,而“犹嫌不联袂”则是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持这种关系。"此已天幸宽愁肠"表达了诗人对于得以与朋友相聚的庆幸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颂扬,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荒凉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得相聚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