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漱端溪水,诗留副巉岩
出处:《开自石室归舟中阻雨不得发》
明 · 朱学熙
夕阳不可住,回首隔仙凡。
齿漱端溪水,诗留副巉岩。
涛欺将塌岸,雨阻欲归帆。
点检游山具,苍云满碧衫。
齿漱端溪水,诗留副巉岩。
涛欺将塌岸,雨阻欲归帆。
点检游山具,苍云满碧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舟行江上,风雨阻航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自由行旅的向往。
首句“夕阳不可住,回首隔仙凡”,以夕阳西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夕阳虽美,却无法停留,仿佛是人生短暂的象征,让人不禁回望过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接着,“齿漱端溪水,诗留副巉岩”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诗人行舟时的状态。漱口的动作,既体现了旅途中的小确幸,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而“诗留副巉岩”,则表明诗人不仅在欣赏自然美景,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思考。
“涛欺将塌岸,雨阻欲归帆”描绘了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海浪汹涌,似乎要侵蚀岸边,大雨倾盆,阻碍着归途。这两句不仅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
最后,“点检游山具,苍云满碧衫”表达了诗人准备再次出发的决心。尽管遭遇风雨,但诗人并未放弃对自由与探险的追求,他整理行装,准备继续前行,身上的碧衫被苍云覆盖,象征着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