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
出处:《题越观和方孚若韵》
宋 · 李曾伯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
烟树郁苍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
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
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烟树郁苍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
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
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檐阴:屋檐下的阴凉。寂寂:静悄悄。
春工:春天的景致。
倍费诗:需要更多的诗篇来描绘。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
郁苍:茂盛而深沉。
何处洞:哪个隐蔽的洞穴。
雨苔:雨后长出的青苔。
清泉白石: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
仙游地:仙境般的地方。
芳草绿阴:绿草如茵的阴凉处。
晴昼时:晴天的白天。
目送:远望。
水云:水汽与云彩。
领会:理解。
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柳丝丝:随风飘动的柳条。
翻译
屋檐下的阴凉渐渐转向西方,细细品味春天的美景需要用诗歌来记录。烟雾笼罩的树木显得深沉而苍翠,不知哪个洞穴隐藏其中,雨后的青苔斑驳,旧时的碑文依稀可见。
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仿佛是仙人游乐的地方,晴朗的日子里,绿草如茵,光影斑驳。
我默默地看着水云流淌,谁能理解这份意境?只有那沙鸥点点,柳丝随风摇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情的抒写,展现了春天里自然界的活力与美好。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 这两句描绘了屋檐下阴凉处日光西转缓慢的情景,春天的阳光透过树叶投在墙壁上,似乎在检视和叙述着春天的劳作与诗意。
"烟树郁苓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 这两句则勾勒出一幅迷雾中的树木和古老石碑的景象,树木被薄雾包围,仿佛有洞穴存在,而古碑因年久而生苔,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清泉、白石构成的一片仙境,以及阳光明媚之下芳草与树木交织出的绿色阴凉。
"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无限眷恋和感慨,从远处注视着流动的水与飘逸的云,心中有着无法言说的感悟;而沙滩上的鸥鸟点点,如同细碎的柳絮,在春风中轻舞,增添了一份生机与诗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致描写和情感的深入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命力的热爱,以及对永恒与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