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尝记寻芳到习池,攀条频认去年枝全文

尝记寻芳到习池,攀条频认去年枝

宋 · 尤袤
尝记寻芳到习池,攀条频认去年枝
晓穿曲径千林去,晚度危桥一木支。
不避春寒来得得,只缘人望故迟迟。
无钱可办罗浮醉,报答春光只有诗。

注释

尝记:曾经记得。
寻芳:寻找芬芳。
习池:一个地方名。
攀条:攀折树枝。
去年枝:去年所见的树枝。
晓:清晨。
曲径:弯曲的小路。
千林:千树丛。
危桥:危险的桥梁。
一木支:仅靠一根木头支撑。
春寒:早春的寒冷。
得得:形容缓慢而悠闲。
人望:人们对美景的期待。
故迟迟:因此流连忘返。
无钱:囊中羞涩。
罗浮醉:罗浮山的醉人景色。
诗:诗歌。

翻译

曾经记得我曾来到习池寻找芬芳,攀着树枝一次次确认去年的痕迹。
清晨穿过弯曲的小路穿越千树丛,傍晚时分走过危险的桥梁,仅靠一根木头支撑。
不顾早春的寒冷我悠然前行,只是因为人们对美景的期待让我流连忘返。
囊中羞涩无法买醉罗浮山,只能以诗回报春天的恩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春日踏青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寻芳到习池”一句,揭示了主题,即在春天游走于花前月下之中,而“攀条频认去年枝”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景物变化的细心观察和对往昔岁月的留恋。

“晓穿曲径千林去,晚度危桥一木支”,通过对比早晨轻松地穿行于密集的花林之间与傍晚时刻战战兢兢地跨越摇晃的独木桥,描绘出诗人在春日里的悠然自得和不畏艰险的情怀。

“不避春寒来得得,只缘人望故迟迟”,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与喜悦,以及因为思念而不忍心离开此景致的复杂情感。这里的“春寒”并非负面之物,反而是诗人渴望新生和美好事物的象征。

最后,“无钱可办罗浮醉,报答春光只有诗”,表达了诗人在没有金钱去实现某种豪华享乐的情况下,依然能通过创作诗歌来回应大自然赋予的春天美景。这里“罗浮醉”可能指的是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而“报答春光只有诗”,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文学创作的信仰和自豪。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自然描写和诗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们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情怀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