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自西台叙,亲从昭德论
出处:《寄峡州使君郭郎中三首 其三》
宋 · 赵蕃
契自西台叙,亲从昭德论。
名声盖前辈,牢落愧清门。
既见未知日,因风聊自存。
祇愁千里面,识我故尘昏。
名声盖前辈,牢落愧清门。
既见未知日,因风聊自存。
祇愁千里面,识我故尘昏。
注释
契:开始。自:从。
西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朝廷。
叙:交往。
昭德:宫殿名,代指朝廷或君王。
论:讨论。
名声:声望。
盖:超过。
前辈:前代有名望的人。
牢落:失意,困顿。
愧:感到惭愧。
清门:清贫的家庭。
既见:已经相见。
未知日:久未见面的日子。
聊:姑且,随便。
祇愁:只忧虑。
千里面:形容距离遥远。
识:识别。
故尘昏:旧时的尘埃,比喻过去的经历和身份。
翻译
起始于西台的交往,亲历昭德殿的讨论。声名超越了先贤,但如今失意,深感清贫之家的惭愧。
已经很久未相见,借风传递消息以求生存。
只忧虑千里之外,难以辨识我这满身风尘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寄给峡州使君郭郎中的第三首诗。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名声不如前辈的感慨。"契自西台叙,亲从昭德论"暗示了与郭郎中深厚的交往和对他的尊重,可能源于他们在政治或学术上的交流。"名声盖前辈,牢落愧清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名声不如郭郎中显赫的自谦,以及对自己出身清贫家庭的感慨。
"既见未知日,因风聊自存"表明诗人希望能通过这次通信,即使不能立刻得到郭郎中的认可,也希望能保持联系,留下自己的痕迹。最后两句"祇愁千里面,识我故尘昏"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距离遥远和对方可能难以识别自己才华的忧虑,担心自己的才学在长途跋涉中显得暗淡无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对方的敬仰,又有自我反思和期待被赏识的心情,体现了宋诗的婉约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