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冷疏花发,扉扃落叶深
出处:《登孙登啸台》
明 · 唐顺之
晋时肥遁士,长啸此山阴。
自远龙蛇迹,能为鸾凤音。
清净同河上,沉冥异竹林。
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逸驾应难返,荒台尚可临。
俯看恒卫水,遥见太行岑。
砌冷疏花发,扉扃落叶深。
宁知千载后,更有阮生寻。
自远龙蛇迹,能为鸾凤音。
清净同河上,沉冥异竹林。
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逸驾应难返,荒台尚可临。
俯看恒卫水,遥见太行岑。
砌冷疏花发,扉扃落叶深。
宁知千载后,更有阮生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晋代隐士孙登在山阴的啸台上的生活与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孙登远离尘嚣、追求清静的生活状态。
首联“晋时肥遁士,长啸此山阴”点出孙登作为隐士的身份,以及他在山阴啸台长啸的情景,暗示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世界。
颔联“自远龙蛇迹,能为鸾凤音”运用比喻,将孙登的啸声比作龙蛇的痕迹和鸾凤的鸣叫,既表现了其啸声的高雅与深远,也寓意着他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颈联“清净同河上,沉冥异竹林”进一步描绘了孙登生活的环境与心境。与河上之清静相比,竹林中的沉思则显得更为独特,暗示了孙登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尾联“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逸驾应难返,荒台尚可临。俯看恒卫水,遥见太行岑。砌冷疏花发,扉扃落叶深。宁知千载后,更有阮生寻。”表达了孙登在啸台上静坐思考,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境界。同时,诗人也预示了未来有人会追寻孙登的足迹,继续探索这种超然的生活方式。最后,诗人通过俯瞰恒卫水、遥望太行山、观察砌石上的稀疏花朵与关闭的门扉上堆积的落叶,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同时也寄托了对孙登精神世界的永恒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登啸台的描绘,展现了隐士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