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伤乌养,遗经重燕贻
出处:《追远诗为张显之赋二首》
明 · 卢龙云
自得阳城教,偏多狄相思。
陔兰生永慕,风木有馀悲。
捧檄伤乌养,遗经重燕贻。
承恩看奕叶,方信显亲时。
陔兰生永慕,风木有馀悲。
捧檄伤乌养,遗经重燕贻。
承恩看奕叶,方信显亲时。
鉴赏
此诗《追远诗为张显之赋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先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追思之情的深沉与真挚。
首句“自得阳城教,偏多狄相思”,开篇即点出主题,表达了在阳城教化的熏陶下,对狄姓先人的深深思念。阳城,古代地名,常被引申为道德修养的象征;狄,则指狄姓先人,此处暗含对先祖的尊敬与怀念。
“陔兰生永慕,风木有馀悲”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兰花在幽谷中生长,象征着对先人的永恒怀念;而风吹过老树,留下的是无尽的哀伤,形象地描绘了思念之情的绵长与沉重。
“捧檄伤乌养,遗经重燕贻”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先人的怀念。捧檄,意为手持檄文,这里借以表达对先人教导的珍视与感激;乌养,乌鸦反哺,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顺;遗经,遗留下来的经典著作;燕贻,燕子送礼,此处比喻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这两句通过具体情境,表达了对先人智慧与品德的敬仰以及对其教导的深刻铭记。
最后,“承恩看奕叶,方信显亲时”两句,总结了对先人的追思与感恩。奕叶,指家族繁衍,世代相传;显亲,显扬先人,彰显先人的荣耀。这两句表达了在继承先人恩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先人给予的荣耀与尊严,是对先人深远影响的肯定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具体情境的叙述,深情地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在传承先人智慧与美德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