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冻死得食,杀风仍不休
出处:《寒溪 其六》
唐 · 孟郊
因冻死得食,杀风仍不休。
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
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
波澜抽剑冰,相劈如仇雠。
尖雪入鱼心,鱼心明愀愀。
恍如罔两说,似诉割切由。
谁使异方气,入此中土流。
剪尽一月春,闭为百谷幽。
仰怀新霁光,下照疑忧愁。
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
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
波澜抽剑冰,相劈如仇雠。
尖雪入鱼心,鱼心明愀愀。
恍如罔两说,似诉割切由。
谁使异方气,入此中土流。
剪尽一月春,闭为百谷幽。
仰怀新霁光,下照疑忧愁。
注释
冻死:因寒冷而死亡。食:食物。
杀风:持续的杀戮。
兵:战争。
仁义:仁爱与道义。
刀头:刀锋。
腥:血腥味。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波澜:剑光。
仇雠:仇敌。
尖雪:锐利的雪花。
罔两:古代神话中的影子鬼怪。
割切:痛苦和割舍。
异方:异地,远方。
中土:中原地区。
一月春:春天的景色。
百谷幽:万物沉寂。
新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
疑忧愁:隐约的忧虑。
翻译
因为饥饿而冻死的人,杀戮却依然不止。他们把战争当作仁义,仁义却在刀锋上滋生。
刀锋上的仁义沾满血腥,这样的君子难以寻觅。
剑光在冰面上闪烁,如同仇敌般相互砍杀。
尖锐的雪花穿透鱼的心,鱼儿内心充满哀伤。
仿佛虚无之物在诉说,似乎倾诉着痛苦和割舍。
是谁让异域的气息,流入了这片中原的土地。
春天的美景被剪裁殆尽,万物陷入深深的寂静。
仰望雨后初晴的光芒,却照见下方似乎蕴含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酷的冬景图,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的苦难和社会的残酷。开篇“因冻死得食,杀风仍不休”两句,直白地写出了极端寒冷之下,连生命都被迫为求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凄凉现实。紧接着,“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表明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美德和正义,也可能变成致人死地的利器。
“波澜抽剑冰,相劈如仇雠”,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中的血腥场面,而“尖雪入鱼心,鱼心明愀愀”用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界与战争带来的冷酷无情。诗人通过“恍如罔两说,似诉割切由”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和无奈。
中间,“谁使异方气,入此中土流”一句,暗含着对外来侵略的不满与抗拒。接着,“剪尽一月春,闭为百谷幽”则写出了战争摧毁自然美景的情形,而“仰怀新霁光,下照疑忧愁”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和平、安宁的渴望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沉痛的心境和对战争悲惨后果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