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南皋二月时,镜中樗散鬓成丝
出处:《壬戌岁春怀 其一》
宋 · 汪莘
病起南皋二月时,镜中樗散鬓成丝。
不因雀噪檐间树,春雪春晴总不知。
不因雀噪檐间树,春雪春晴总不知。
注释
病起:病愈之后。南皋:地名,可能指作者居所。
樗散:形容人的容貌憔悴、衰老。
鬓成丝:形容两鬓斑白如丝。
雀噪:鸟儿鸣叫。
檐间树:屋檐下的树木。
春雪:春天的雪。
春晴:春天的晴天。
翻译
我在二月病愈后回到南皋,镜中的自己面容憔悴,两鬓如丝般斑白。没有因为屋檐下鸟儿的嘈杂声,分辨不清是春雨还是晴天,我都浑然不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醒来,看到镜中的自己头发稀疏,已经变成了丝状。这反映出诗人的健康状况不佳,同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不因雀噪檐间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喧嚣不再关心,只是静静地感受着自身的变化。最后两句"春雪春晴总不知"则表明在病中,诗人已经失去了对季节变换的感知和兴趣。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体状况的描写,隐喻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消长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