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出处:《送窦参军》
唐 · 李颀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城南:地点。送:送别。
归客:返回的客人。
举:举起。
林峦:山林。
暄鸟:温暖的鸟。
啭:鸣叫。
春衣:春天的衣服。
度:经历。
雨寒:雨后的寒冷。
桃花:桃花。
翠幕:绿色的帷幕。
柳色:柳树的颜色。
金鞍:金色的马鞍。
公子:贵族青年或尊称。
何时:何时。
至:到达。
令:让。
阑:凋零。
翻译
在城南为归客送行,举起酒杯对着山林景色。温暖的鸟儿迎着风婉转鸣叫,春衣虽新却感受到雨后的微寒。
桃花盛开如绿色的帷幕,柳叶轻拂过金色的马鞍。
期盼公子早日归来,不要让盛开的花草凋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期待重逢的情怀。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两句设定了送别的场景,诗人在城南为即将离开的友人举杯相送,面对着连绵的山岭,这个画面既展现了送别时的惆怅,也映射出诗人的豪放情怀。
“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两句则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暄鸟在微暖的春风中歌唱,而穿着春日轻衣的人却仍能感受到雨后的清凉,这不仅是对春天气候多变的一种写实,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融。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桃花如同一幅翠绿色的帷幕低垂,而柳枝则轻拂过镀金的马鞍,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美化了送别的场景,也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归来的期待和不舍。诗人询问友人的返回时间,并希望不要让美丽的花草在围墙下凋零,这既是对朋友的思念,也是对未来重逢的一种憧憬。
整首诗通过送别这一特定情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精细的观察力,同时也展示了唐代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的高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