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了知故人意,记忆犹勤渠全文

了知故人意,记忆犹勤渠

出处:《次韵陆子高
宋 · 陈造
一从别君来,圆缺几望舒。
相与兄弟然,异姓殊厥居。
向来帆归船,欲去仍趑趄。
平安可但已,拟凭双鲤鱼。
两地邈千里,二年能几书。
了知故人意,记忆犹勤渠
当君访甓社,值我留南徐。
参辰巧相避,终冀或起予。
扣户听剥啄,果尔不作疏。
属者久契阔,兹焉不踌躇。
甚欲挽袖留,扣子万卷储。
子家老嗣宗,三赋陵相如。
阿戎青出蓝,万壑赴归墟。
宸廷奉大对,百韫财一纾。
有偕仲补衮,无取辛引裾。
俯视汉诸公,彼馁此有馀。
置之不吾即,欲刃捐礛䃴。
南台复西掖,高位为谁虚。
未须芹藻地,脱口鎗佩琚。
平时交游间,别酒惯搀袪。
如君可畏敬,且复同乡闾。
求全待补劓,涉险资闲舆。
滔滔多面朋,著眼增欷歔。
视我若浼然,于君何赖与。
愿言风谊重,暇计日月除。
许寻十日盟,妙论穷终初。
治具有赤脚,抄诗戒小胥。
安得方角轮,一昔生君车。

拼音版原文

cóngbiéjūnláiyuánquēwàngshū

xiāngxiōngránxìngshūjué

xiàngláifānguīchuánréng

píngāndànpíngshuāng

liǎngmiǎoqiānèrniánnéngshū

lezhīrényóuqín

dāngjūn访fǎngshèzhíliúnán

cānchénqiǎoxiāngzhōnghuò

kòutīngbāozhuóguǒěrzuòshū

shǔzhějiǔkuòyānchóuchú

shènwǎnxiùliúkòuwànjuànchǔ

jiālǎozōngsānlíngxiāng

āróngqīngshānlánwànguī

chéntíngfèngduìbǎiyùncáishū

yǒuxiézhònggǔnxīnyǐn

shìhànzhūgōngněiyǒu

zhìzhīrènjuānjiān{shízhū}。

nántái西gāowèiwèishuí

wèiqínzǎotuōkǒuqiāngpèi

píngshíjiāoyóujiānbiéjiǔguànchān

jūnwèijìngqiětóngxiāng

qiúquándàishèxiǎnxián

tāotāoduōmiànpéngzhùyǎnzēng

shìruòměiránjūnlài

yuányánfēngzhòngxiáyuè

xúnshíméngmiàolùnqióngzhōngchū

zhìyǒuchìjiǎochāoshījièxiǎo

ānfāngjiǎolúnshēngjūnchē

注释

别君:离开你。
圆缺:月亮的盈亏。
异姓:不同姓氏。
参辰:星宿名,这里指时间。
扣户:敲门。
赤脚:比喻脚踏实地。
抄诗:抄写诗歌。
方角轮:方形的车轮。

翻译

自从离开你后,月亮圆缺变换了多少次。
我们像兄弟般亲近,尽管不同姓氏,住处也相隔遥远。
你的归船已扬帆,我本想离去,却犹豫不决。
只希望你平安,期待通过鲤鱼传信告知。
两地相隔千里,两年间又能收到多少书信呢?
深知你的情意,我对你的记忆仍然清晰。
当你来访甓社时,我正留在南徐。
星辰巧妙错开,只希望这次能有所收获。
听到敲门声,果然不是疏远的信号。
长久分离后,此刻不再犹豫。
真想挽留你,这里有万卷书籍等待你。
你家世代承继宗业,才华如同司马相如。
阿戎青出于蓝,才华横溢如千谷归流。
在朝廷上应对,你的才智能解国家之困。
有你辅佐朝政,不必效仿辛弃疾引退。
俯瞰群臣,他们匮乏而你富有。
如果无人赏识,我宁愿放弃官位。
南台和西掖的高位空置,为谁而设?
不必追求高官显位,平凡生活更值得。
平日交往中,饮酒作乐已成习惯。
你令人敬畏,暂且让我们回归乡邻关系。
寻求完美,即使有缺失,也能借助他人之力。
众多朋友复杂,令人心生感慨。
你看待我可能有些嫌弃,但我对你有何依赖呢?
愿我们的友情深厚,有空再详谈。
约定十日后再聚,深入探讨我们的观点。
治理国家要脚踏实地,抄写诗歌告诫下属。
何时能乘坐方角轮,与你共乘一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次韵陆子高》,通过对友人陆子高的回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离后的情感交流和对彼此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的"圆缺几望舒"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两人分别后的思念;"异姓殊厥居"强调了虽然不是亲兄弟,但友情深厚;"平安可但已,拟凭双鲤鱼"表达了通过书信传递平安的渴望;"两地邈千里,二年能几书"写出了空间距离和通信的稀少;"参辰巧相避,终冀或起予"暗含期待重逢的期许。

诗人回忆过去相聚的时光,感叹"参辰巧相避",暗示两人生活轨迹的错开,但仍希望有所交集。"扣户听剥啄"描绘等待朋友来访的情景,"甚欲挽袖留"表达了对友人的挽留之意。诗中还提及了友人的才华和仕途,以及对友人品德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体现了宋诗的婉约风格,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