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溪山种桃李,官居真复似僧居
宋 · 周必大
古来丞尚涉文书,近世何曾识吏胥。
不对溪山种桃李,官居真复似僧居。
不对溪山种桃李,官居真复似僧居。
注释
丞:古代高级官员。尚:还。
涉:涉及。
文书:公文、文书工作。
近世:近代。
何曾:哪里曾经。
识:了解。
吏胥:低级官吏。
不对:不种植在。
溪山:山水之间。
种桃李:种植桃树和李树。
官居:官邸、官舍。
真复:确实。
似僧居:像僧人的居所。
翻译
自古以来,官员们主要处理文书事务近代以来,又有谁真正了解低级官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他以太和县丞的身份,描述了自己在官署中新建的三亭(真清、特秀、成蹊)以及读书台和龙首池。诗中反映了古代官员对于文书事务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文化的追求,以及官署生活中的宁静与简朴,类似于僧人的生活环境。诗人通过“不对溪山种桃李”一句,暗示了他对官场繁务之余能亲近山水、读书修身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官职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以及对文人雅趣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