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大印黄金,各各从所美
出处:《江梦孙二首 其一》
宋 · 薛季宣
聿修去天长,却泛宫亭水。
百世友渊明,放意匡庐趾。
为爱千金躯,不自知臧否。
非关走庭下,腰折惭小子。
少学怆难行,富贵丘所耻。
一为田园念,归思轻脱屣。
斗大印黄金,各各从所美。
二士志俱得,何其尚留此。
百世友渊明,放意匡庐趾。
为爱千金躯,不自知臧否。
非关走庭下,腰折惭小子。
少学怆难行,富贵丘所耻。
一为田园念,归思轻脱屣。
斗大印黄金,各各从所美。
二士志俱得,何其尚留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志士追求理想与自由的故事。薛季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聿修去天长,却泛宫亭水",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引入,象征着两位志士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百世友渊明,放意匡庐趾",将他们与陶渊明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为爱千金躯,不自知臧否",揭示了他们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更注重内心的满足与道德的纯净。"非关走庭下,腰折惭小子",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对名誉地位的不屑,宁愿保持自我,不为外在评价所动。
"少学怆难行,富贵丘所耻",反映了他们年轻时对功名利禄的反感,选择了一条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道路。"一为田园念,归思轻脱屣",表达了他们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即使面对世俗的诱惑,也能够坚守初心。
"斗大印黄金,各各从所美",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官场的权势与财富,反衬出两位志士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二士志俱得,何其尚留此",最后两句总结了两位志士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后人追求真我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两位志士生活态度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由、淡泊名利以及追求内心真正价值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