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前摇曳紫罗襦,有似嫦娥初下月
出处:《赠九英校书》
明 · 李云龙
蛾眉宛转春风结,天遣梅花作芳骨。
筵前摇曳紫罗襦,有似嫦娥初下月。
芙蓉无力耐寒威,斜倚薰笼坐绛帷。
花间夜半新莺啭,天外行云住不飞。
筵前摇曳紫罗襦,有似嫦娥初下月。
芙蓉无力耐寒威,斜倚薰笼坐绛帷。
花间夜半新莺啭,天外行云住不飞。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高洁。首句“蛾眉宛转春风结”,以“蛾眉”比喻女子的眉毛,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眉眼间的柔美与春意的融合,仿佛春风中结成了美丽的线条。接着,“天遣梅花作芳骨”,将女子比作梅花,不仅赞美了她的气质高雅,更暗示了她如同梅花般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严冬也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筵前摇曳紫罗襦,有似嫦娥初下月”,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宴席上的风采,紫色的衣裳在灯光下轻轻摇曳,宛如刚从月亮上降临的嫦娥,既神秘又迷人。这种比喻不仅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也赋予了她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芙蓉无力耐寒威,斜倚薰笼坐绛帷”,通过对比芙蓉(荷花)在寒冷中的无力与女子的坚强,展现了女子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坚定。她斜倚在薰香的炉旁,坐在红色的帷幔之中,这一场景既温馨又充满诗意,体现了女子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挑战的淡然态度。
最后,“花间夜半新莺啭,天外行云住不飞”,描绘了夜晚花丛中传来的新莺啼鸣,以及远处天空中静止不动的流云,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女子内在生命力和精神世界的赞颂,暗示了她在平凡生活中也能发现美好,展现出不凡的品味与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内外兼修的高雅气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