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江湖作散人,碧潭霜冷见潜鳞
出处:《寒潭渔隐》
元末明初 · 王翰
浪迹江湖作散人,碧潭霜冷见潜鳞。
芦华织被长眠雪,荷叶裁衣不涴尘。
载酒几回寻贺老,画图何处访玄真。
自今已是成嘉遁,莫向桃源别问津。
芦华织被长眠雪,荷叶裁衣不涴尘。
载酒几回寻贺老,画图何处访玄真。
自今已是成嘉遁,莫向桃源别问津。
鉴赏
这首《寒潭渔隐》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描绘了一位江湖游子在寒冷潭水旁隐居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渔隐者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态度。
首联“浪迹江湖作散人,碧潭霜冷见潜鳞”,开篇即以“浪迹江湖”点出渔隐者的身份,他如同无拘无束的散人,在广阔的江湖中自由漂泊。接着,“碧潭霜冷见潜鳞”一句,描绘了渔隐者所处环境的清冷与静谧,潭水碧绿,霜气寒冷,鱼儿在水中潜行,形象地展示了冬日潭水的静美。
颔联“芦华织被长眠雪,荷叶裁衣不涴尘”,进一步描绘了渔隐者的生活场景。芦花编织成被褥,覆盖在雪地上,象征着渔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荷叶则被用来裁制衣物,既保持了清洁,又体现了渔隐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尊重。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展现了渔隐者简朴而高雅的生活情趣。
颈联“载酒几回寻贺老,画图何处访玄真”,借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渔隐者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贺老、玄真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士,渔隐者多次载酒寻访,不仅表达了他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尾联“自今已是成嘉遁,莫向桃源别问津”,点明了渔隐者已经决定放弃世俗的追求,选择隐居生活,不再追寻桃花源中的理想世界。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生活选择的坚定表态,展现了渔隐者超然物外、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寒潭渔隐》通过对渔隐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深深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