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庐山南,今过庐山北
出处:《出庐山作用十二儿韵》
清 · 夏力恕
旧游庐山南,今过庐山北。
山光两腋间,忽忽生羽翼。
初行尚晴明,青苍无气力。
云重倏黯然,遥天卷虚白。
雨脚穿云根,四围不可划。
石级水生波,溟濛入泽国。
燎衣茅店中,粗粝供晚食。
黄昏到古寺,寂寂帘影黑。
佛火犹未然,碑碣杳难识。
踏石寻归路,张镫望素壁。
中有绝妙辞,粉落字半蚀。
酬唱坐欷歔,一例天涯客。
拳手暂支头,万窍号枕侧。
窗外有星芒,起行望山色。
山尽雨亦休,回首浩无极。
山光两腋间,忽忽生羽翼。
初行尚晴明,青苍无气力。
云重倏黯然,遥天卷虚白。
雨脚穿云根,四围不可划。
石级水生波,溟濛入泽国。
燎衣茅店中,粗粝供晚食。
黄昏到古寺,寂寂帘影黑。
佛火犹未然,碑碣杳难识。
踏石寻归路,张镫望素壁。
中有绝妙辞,粉落字半蚀。
酬唱坐欷歔,一例天涯客。
拳手暂支头,万窍号枕侧。
窗外有星芒,起行望山色。
山尽雨亦休,回首浩无极。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夏力恕的《出庐山作用十二儿韵》描绘了作者重游庐山时的独特感受和所见景象。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回忆起往昔在庐山南的旧游,如今行至庐山北,山光如幻,仿佛生出翅膀,轻盈飞越。起初天气晴朗,山色青翠,但随后乌云密布,雨势汹涌,山路湿滑,如同进入泽国。在茅店中避雨,粗茶淡饭,傍晚时分抵达古寺,佛火未燃,碑文模糊,增添了神秘与静谧。
诗人踏石而行,寻找归途,沿途发现古迹斑驳,感叹时光流逝。夜晚,万籁俱寂,只有星芒闪烁,他起身望向窗外,雨停山色更显宁静。最后,雨歇山尽,诗人回首望去,只见一片浩渺无垠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庐山的变幻多姿和诗人内心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