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熊公经纶才,疆场同辜直而死
吁嗟熊公经纶才,疆场同辜直而死。
曹沫三败犹有为,李广自刭岂数奇。
当时是非且勿论,不知公死谁代之。
我怀此语未出齿,今日衡山见孙子。
摧颓但有神骨存,僧衲不完冬不被。
旧家王谢自不同,少罹患难诗能工。
小雏毛羽今已具,何不飞去淩长风。
五十慈亲日西落,念子不归生靡乐,愿君毋为恋丘壑。
吁嗟乎,君不见岳王祠庙崇千秋,秦氏儿孙讳长脚。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赠大木上人经略芝冈熊公之孙》。诗中以历史人物熊公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人的期望。
首句“十年之前读国史”,点明了诗人回顾历史的背景,引出了对熊公的回忆。接着,“神熹皇间叹未已”描绘了熊公在神宗和熹宗时期的事迹,表达了对熊公才能的赞叹。通过“吁嗟熊公经纶才,疆场同辜直而死”两句,诗人不仅赞扬了熊公的军事才能,也表达了对他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哀悼。
接下来,“曹沫三败犹有为,李广自刭岂数奇”两句,诗人以历史上的其他英雄人物如曹沫、李广为例,进一步强调了熊公的牺牲精神和忠诚品质。然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当时是非且勿论,不知公死谁代之”,表达了对熊公去世后谁能接替其位置的疑问,同时也流露出对熊公逝世的惋惜之情。
“我怀此语未出齿,今日衡山见孙子”两句,诗人转而提到自己见到熊公的孙子,表达了对历史传承的感慨。接着,“摧颓但有神骨存,僧衲不完冬不被”描绘了熊公孙子的现状,虽然外在条件艰苦,但内心仍保持着先辈的精神。
“旧家王谢自不同,少罹患难诗能工”两句,诗人将熊公孙子与古代名门望族王谢进行对比,强调了熊公孙子虽经历困难,但依然能够创作诗歌,展现出不凡的才华。
最后,“小雏毛羽今已具,何不飞去淩长风”鼓励熊公孙子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追求更广阔的天地。“五十慈亲日西落,念子不归生靡乐”表达了对熊公孙子早日成家立业,孝顺父母的期望。“愿君毋为恋丘壑”则希望他不要过于留恋山林,要积极面对人生。
“吁嗟乎,君不见岳王祠庙崇千秋,秦氏儿孙讳长脚”结尾处,诗人以岳飞祠庙的悠久历史和秦桧家族的避讳为例,再次强调了历史的传承与英雄事迹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后人的期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人性光辉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