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窝中惟自得,逍遥公后解相寻
出处:《陵阳江馆送韦寅东访漆夫村居》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安乐窝中惟自得,逍遥公后解相寻。
偶逢已是难忘处,独往方谐莫逆心。
僧过落棕思暂坐,蝉堆隔水益长吟。
空馀倦倚江楼客,数尽晴峰日又阴。
偶逢已是难忘处,独往方谐莫逆心。
僧过落棕思暂坐,蝉堆隔水益长吟。
空馀倦倚江楼客,数尽晴峰日又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于陵阳江畔的旅馆中,为友人韦寅东送行,前往漆夫村居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
首联“安乐窝中惟自得,逍遥公后解相寻”,诗人以“安乐窝”自喻,表达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暗含着对古代隐士逍遥公的向往与追随。接着,“解相寻”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韦寅东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追求自由生活态度的理解与共鸣。
颔联“偶逢已是难忘处,独往方谐莫逆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只是偶然的相遇,也足以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而真正的友谊,在独自前行时也能相互理解与慰藉,体现了深厚的默契与心灵的契合。
颈联“僧过落棕思暂坐,蝉堆隔水益长吟”,通过僧人路过棕榈树下想要稍作停留,以及远处蝉声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尾联“空馀倦倚江楼客,数尽晴峰日又阴”,以“倦倚江楼”的孤独形象收束全诗,既是对友人即将别离的感慨,也是诗人自身心境的写照。在晴朗的山峰间数着时光的流逝,却终归逃不过日复一日的阴晴变化,寓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