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
出处:《杭州江亭留题登眺》
唐 · 项斯
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
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
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
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
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日驰销:日头匆匆逝去。凭轩:倚窗。
似朝:仿佛是早晨。
渔翁:打鱼的老人。
鼓棹:划船桨。
沙鸟:沙滩上的鸟儿。
津亭:渡口亭子。
坞寺:山坞里的寺庙。
遥:遥远。
隐者:隐居的人。
耕樵:耕种和砍柴。
翻译
每天的日头匆匆逝去,傍晚倚窗看仿佛又是早晨。渔夫悠闲地划着船桨,沙滩上的鸟儿欢快地迎接潮水。
树林间的渡口亭子密集,远处的城市连接着山坞里的寺庙。
我该向谁通报,这里隐藏的隐士过着耕种和砍柴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隐居田园、远离尘世的愿望。
"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 这两句表现了时间流逝的快捷与日常生活的平淡。日光迅速消失,夜晚如同早晨般来临,给人一种时光静好的感觉。
"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渔夫悠闲地划动船桨,水鸟在沙滩上嬉戏,与潮汐游戏。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 树木之间隐藏着渡口的亭子,城市连接着远处的土墩与庙宇。这里描绘的是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远离喧嚣。
"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者的询问,以及自己通过这种环境找到耕作和砍柴等简单生活方式的心愿。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思想情感。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宁静,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寄托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