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绕钟山,形骸空此留
独寻城隅水,送子因远游。
荒林缠悲风,惨惨吹驼裘。
捉手共笑语,顾瞻中河舟。
嗟人皆行乐,而我方坐愁。
肠胃绕钟山,形骸空此留。
念始读诗书,岂非亦有求。
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
误为世所容,荣禄今白头。
塞责以区区,一毛施万牛。
不足助时治,但为故人羞。
宽恩许自劾,终欲东南流。
子今涉冬江,船必泊蔡洲。
寄声冶城人,为我问一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归卧:闲居。无所投:无处可去。
荒林:荒凉的树林。
驼裘:驼皮衣。
顾瞻:回头看。
肠胃:比喻心情或思绪。
区区:微薄。
故人:老朋友。
宽恩:宽容的恩典。
东南流:指向往的方向。
蔡洲:地名。
一丘:代指怀念的地方或人。
翻译
我闲居在家不得安宁,出门又无处可投靠。独自去城角边找水源,送你远行是为了你的游历。
荒凉的树林被悲风环绕,凄厉地吹过我的驼皮衣。
我们紧握双手笑谈,回头望见河中的小舟。
人们都在享受欢乐,我却独自承受忧愁。
我的心肠随钟山而弯曲,身体却空留在此地。
想起当初读书求知,难道不是有所追求。
初入仕途穿青衫,每遇事情都深感懊悔。
误以为能被世间接纳,如今荣华已使我白头。
用微薄之力去应付,如同一根毫毛赠予万牛。
这不足以助盛世,只会让我为旧友蒙羞。
宽容的恩典允许自我检讨,我最终还是想往东南而去。
你今日渡过寒冬江水,船只定会停泊在蔡洲。
请代我向冶城的人问候,问问那座我怀念的山丘。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送张拱微出都》。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个人抱负未得以实现的愁苦心境的诗。
"归卧不自得,出门无所投。独寻城隅水,送子因远游。" 开篇便设定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无奈,他在寻找一个出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期望,但这种渴望似乎没有着落点。
"荒林缠悲风,惨惨吹驼裘。捉手共笑语,顾瞻中河舟。" 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场景,荒凉的自然环境和寒冷的秋风映衬出他们内心的悲凉,同时又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嗟人皆行乐,而我方坐愁。肠胃绕钟山,形骸空此留。"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忧虑,他感慨于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命运,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念始读诗书,岂非亦有求。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误为世所容,荣禄今白头。" 这几句透露了诗人从小立志读书求取功名,但现实中的挫败和错失让他深感悔恨。
"塞责以区区,一毛施万牛。不足助时治,但为故人羞。宽恩许自劾,终欲东南流。" 这里的“塞责”可能是指诗人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而这种追求在现实中显得微不足道,只能让他感到羞愧。
"子今涉冬江,船必泊蔡洲。寄声冶城人,为我问一丘。" 最后几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嘱托,他希望朋友能够到达目的地,并且在那里代自己询问那些曾经共同追求的理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变化和深沉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与个人抱负之间所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