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母腹中,披九枝草
出处:《出檀衣赞二首 其二》
宋 · 释德洪
此出檀衣,慈母授我。
不敢手扑,矧敢覆卧。
五十馀年,俨临清众。
寒暑不易,尽形受用。
师后当知,商那和老。
于母腹中,披九枝草。
不敢手扑,矧敢覆卧。
五十馀年,俨临清众。
寒暑不易,尽形受用。
师后当知,商那和老。
于母腹中,披九枝草。
鉴赏
这首诗《出檀衣赞二首(其二)》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无私奉献的深深感激之情。
诗中“此出檀衣,慈母授我”开篇点题,以“檀衣”这一象征着珍贵衣物的物品,比喻母亲的养育之恩,形象地描绘了母亲给予子女的关爱与付出。接下来的“不敢手扑,矧敢覆卧”,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这份恩情的敬畏与珍惜,不敢轻易触碰,更不用说躺卧其上,体现了对母亲给予的一切的尊重与感恩。
“五十馀年,俨临清众。寒暑不易,尽形受用”四句,描述了母亲的养育之恩伴随了诗人五十多年的时光,无论春夏秋冬,母亲的爱始终如一,成为诗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这里不仅体现了时间的长久,也暗示了母亲的爱如同四季轮回,永恒不变。
“师后当知,商那和老。于母腹中,披九枝草。”最后两句,诗人借用佛教中的典故,表达了对母亲的尊敬与感激之情。其中,“商那和老”是佛教中的一位高僧,此处借以表达对母亲的崇敬;“于母腹中,披九枝草”则是比喻在母亲的孕育过程中,自己就像九枝草一样得到了滋养与成长,生动地描绘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物象和生活场景,深刻地表达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与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深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