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不见取,老大多苦心
出处:《题南塘乔木图》
元末明初 · 王翰
南塘有乔木,偃蹇盘空阴。
始惊鸾鹤群,再听蛟龙吟。
岁暮霜雪繁,感触一何深。
明堂不见取,老大多苦心。
春风田里间,榆柳空成林。
按图为君歌,聊尔写徽音。
始惊鸾鹤群,再听蛟龙吟。
岁暮霜雪繁,感触一何深。
明堂不见取,老大多苦心。
春风田里间,榆柳空成林。
按图为君歌,聊尔写徽音。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翰的《题南塘乔木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人生感慨。首句“南塘有乔木,偃蹇盘空阴”,以南塘边高大挺拔的树木为引子,展现了乔木的雄姿和浓密的树荫,犹如鸾鹤群集,蛟龙低吟,富有神秘而壮丽的意象。
接下来,“岁暮霜雪繁,感触一何深”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深深感触,尤其是寒冬时节,霜雪纷飞,更添凄凉之感。诗人借此寓言,暗示了明堂(朝廷)的失势和贤才的苦心不被重用。
“明堂不见取,老大多苦心”直接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对老臣们的同情,他们如同春风中的榆柳,虽有生机却只能独自成林,无人赏识。
最后两句“春风田里间,榆柳空成林。按图画君歌,聊尔写徽音”,诗人以春风中孤独的榆柳自比,表达出内心的无奈与寄托,同时借画中的乔木抒发情感,以诗歌的形式为这幅画面写下注解,传达出自己的哀思和对公正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物言志,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深刻的社会寓意,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