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花落冉冉,江柳垂丝丝
出处:《襄阳习池》
明 · 杭淮
青山爱岘首,春风还习池。
尚想山公醉,惟馀羊子碑。
岩花落冉冉,江柳垂丝丝。
亭台斜日畔,今古一长咨。
尚想山公醉,惟馀羊子碑。
岩花落冉冉,江柳垂丝丝。
亭台斜日畔,今古一长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襄阳习池的春日景色与历史遗迹,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诗人以“青山爱岘首,春风还习池”开篇,将青山与春风引入画面,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氛围。接着,“尚想山公醉,惟馀羊子碑”两句,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和文化符号,山公的醉态与羊子碑的遗存,既是对过往风流的怀念,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岩花落冉冉,江柳垂丝丝”描绘了习池边的自然景观,岩花缓缓飘落,江柳轻柔垂下,细腻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亭台斜日畔,今古一长咨”则将目光转向了历史的深处,亭台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宁静,让人不禁思考古今变迁,发出深沉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历史典故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襄阳习池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