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携童稚离青嶂,便被君侯换白衣
出处:《赠丘衙推》
唐 · 张蠙
仙都高处掩柴扉,人世闻名见者稀。
诗逸不拘凡对属,易穷皆达圣玄微。
偶携童稚离青嶂,便被君侯换白衣。
任醉宾筵莫深隐,绮罗丝竹胜渔矶。
诗逸不拘凡对属,易穷皆达圣玄微。
偶携童稚离青嶂,便被君侯换白衣。
任醉宾筵莫深隐,绮罗丝竹胜渔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仙都:指仙境或隐居之地。柴扉:简陋的木门。
人世:人间。
闻名:出名,被人知晓。
稀:少。
逸:超脱,出众。
凡对属:平凡的对应物。
易穷:深奥难解。
圣玄微:圣人的深奥智慧。
童稚:儿童。
青嶂:青翠的山峰。
君侯:古代对显贵人士的尊称。
白衣:平民的服装。
醉宾筵:宴饮中喝醉的人。
深隐:深深隐藏,避世。
绮罗丝竹:华丽的衣饰和音乐。
渔矶:渔夫打鱼的岩石。
翻译
仙都的高处隐藏着简陋的门扉,世间能见到它的人寥寥无几。这里的诗才超脱平凡,深奥之处连圣人都能理解。
偶尔带着孩童离开青翠的山峦,就被尊贵的您换上了华服。
在宴席上纵情饮酒,不必过于避世,华丽的宴乐胜过渔夫的岩礁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生活在仙境般的高处,门前堆满了柴草,而外界对此人的了解却非常有限。诗中的“诗逸不拘凡对属”表明诗人并不受世俗羁绊,他的思想和行为都超脱于常人。即便是在贫穷中,他也能达到一种圣洁和玄妙的境界。
诗人偶尔带着孩子离开那片青山,便被尊贵的君侯赏识,换给他白衣。这不仅是对诗人的才能或品德的认可,也象征着从隐逸生活到社会显赫地位的转变。
最后一句“任醉宾筵莫深隐”表达了诗人即便在宴席欢聚之时也不愿意深藏其真实身份和情感。"绮罗丝竹胜渔矶"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更喜欢那如同精致刺绣般的草丛和竹林,这些都比渔矶(水边的岩石)更加迷人。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