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雁不知数,翳然川上鸣
出处:《淮上杂诗六首 其四》
宋 · 梅尧臣
野雁不知数,翳然川上鸣。
曾无设罗意,空自见船惊。
渺渺拍波去,纷纷孤屿盈。
苦寒非塞外,霜落夜淮清。
曾无设罗意,空自见船惊。
渺渺拍波去,纷纷孤屿盈。
苦寒非塞外,霜落夜淮清。
注释
野雁:指野鸭或大雁。翳然:形容众多且杂乱的样子。
川上:河流之上。
曾无:从未有。
设罗意:设网捕猎的意图。
空自:徒然,仅仅。
见船惊:看见船只而受惊。
渺渺:形容雁群飞翔的样子。
纷纷:形容众多。
孤屿:孤独的小岛。
苦寒:寒冷。
塞外:边塞地区。
霜落:霜降。
夜淮清:夜晚淮河水清澈。
翻译
野雁成群不知数量,它们在河面上嘈杂地鸣叫。它们从未有过设网捕猎的心思,只是看到船只经过而惊慌飞起。
雁群轻盈地拍打着波浪离去,孤零零的小岛在视野中满满都是。
这里的苦寒并非边塞特有的,夜晚淮河上的霜降让空气更加清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淮上杂诗六首(其四)》。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自然景象。野雁成群,不知其数,它们在河面上低鸣,没有被人类的捕鸟网罗所扰,只是偶然间看见船只经过而受惊。这些大雁轻盈地拍打着翅膀,飞向远方,孤独的小岛在它们身后显得更加孤单。诗人通过描绘雁群和淮水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旅途的艰辛。最后两句“苦寒非塞外,霜落夜淮清”,点明虽然气候寒冷,但这并不是边塞特有的艰苦,而是淮河流域夜晚霜降后的清冷,流露出诗人对淮上之地的独特感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