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看到常师成熟后,方知此道有真传全文

看到常师成熟后,方知此道有真传

出处:《梅檐为天叙师赋
元末明初 · 戴良
上人曾住大梅山,坐看檐梅眼欲穿。
白足乱迷行道日,宝花轻堕讲经天。
肯将素服欺尘梦,只许清香入梵筵。
看到常师成熟后,方知此道有真传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梅檐为天叙师赋》,以梅为题,巧妙地融入了对高僧的赞美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梅的清雅与高洁,同时也借梅喻人,表达了对天叙师超凡脱俗、心性纯净的赞美。

首句“上人曾住大梅山”,点出天叙师曾隐居于梅山,暗示其修行之地环境清幽,为下文描绘其高洁形象埋下伏笔。接着“坐看檐梅眼欲穿”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天叙师对梅的痴迷与欣赏,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白足乱迷行道日,宝花轻堕讲经天”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天叙师修行生活的日常景象。白足象征着他的朴素与虔诚,宝花轻堕则暗示了他在讲经时的神圣与庄严,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传播。

“肯将素服欺尘梦,只许清香入梵筵”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天叙师不为世俗所动,只愿沉浸在佛法的世界中,享受精神的纯净与愉悦。素服象征着简朴与纯洁,清香则是佛法之香,梵筵则是修行的场所,这一对比突出了天叙师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坚守。

最后,“看到常师成熟后,方知此道有真传”两句,表达了对天叙师教导下的弟子成长的感慨,以及对其传授佛法真谛的认同。常师成熟不仅指弟子在修行上的成长,也暗含了对天叙师智慧与教诲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高僧天叙师的赞美,展现了其修行的境界与精神的纯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