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商秋鬓色残,中原鸿雁转艰难
出处:《寄于鳞书不得报问之》
明 · 王世贞
病起商秋鬓色残,中原鸿雁转艰难。
岂应邮客皆殷羡,自觉朋车未吕安。
湖海穷途双掩涕,风尘高枕一加餐。
莫言同是藤萝侣,不尽青天泰岱寒。
岂应邮客皆殷羡,自觉朋车未吕安。
湖海穷途双掩涕,风尘高枕一加餐。
莫言同是藤萝侣,不尽青天泰岱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后初愈,面对秋日萧瑟,鬓发斑白,内心感慨万千的情境。首联“病起商秋鬓色残,中原鸿雁转艰难”以“商秋”点明季节,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鬓色残”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病容颜老去的景象,与鸿雁南迁的艰难形成对比,寓含着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
颔联“岂应邮客皆殷羡,自觉朋车未吕安”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自省和反思。在邮差频繁来往的背景下,诗人却感到自己并不被众人羡慕,反而是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不被理解的苦楚。
颈联“湖海穷途双掩涕,风尘高枕一加餐”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在人生的穷途末路中,诗人与友人相视而泣,尽管身处风尘之中,但依然不忘加餐,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逆境中仍保持生活态度的坚韧。
尾联“莫言同是藤萝侣,不尽青天泰岱寒”则是诗人对友谊的深刻思考。他提醒自己,即使与朋友同处困境,也应认识到友情的珍贵,不应轻易放弃。同时,通过“青天泰岱寒”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友情持久性和温暖的渴望,以及在艰难时刻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生命价值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