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百年胡运息,直教一战虏尘消
出处:《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
明 · 唐顺之
匈奴十万入云中,烽火照耀甘泉宫。
战士三春不解甲,天王一怒欲临戎。
追奔尽选流星骑,并敌齐分明月弓。
虏气凭凌恒候月,汉兵超忽若乘风。
巳闻旧戍黄花口,复道新屯细柳中。
飞沙飒沓迷亭障,组练缤纷皆北向。
赤羽朝征六郡材,白茅夜拜五丁将。
吕郎磊荦似刘生,许国从来气不平。
匣里雄韬藏豹变,腰间宝剑作龙鸣。
敕散万金收猛士,身骑匹马出长城。
雁行暗结辽西阵,鱼贯晴开海上营。
誓同鲁仲能飞箭,岂学终军漫请缨。
建节行行通大漠,檄书马上时能作。
瀚海连云太白高,燕然雪照旄头落。
知君意气坐相邀,五百神兵集一朝。
渔阳突骑蛇矛锐,幽并侠客铁骢骄。
车上磔人常贾勇,帐前戏槊屡争标。
共道百年胡运息,直教一战虏尘消。
归来奏凯献天子,功名绝胜汉班超。
战士三春不解甲,天王一怒欲临戎。
追奔尽选流星骑,并敌齐分明月弓。
虏气凭凌恒候月,汉兵超忽若乘风。
巳闻旧戍黄花口,复道新屯细柳中。
飞沙飒沓迷亭障,组练缤纷皆北向。
赤羽朝征六郡材,白茅夜拜五丁将。
吕郎磊荦似刘生,许国从来气不平。
匣里雄韬藏豹变,腰间宝剑作龙鸣。
敕散万金收猛士,身骑匹马出长城。
雁行暗结辽西阵,鱼贯晴开海上营。
誓同鲁仲能飞箭,岂学终军漫请缨。
建节行行通大漠,檄书马上时能作。
瀚海连云太白高,燕然雪照旄头落。
知君意气坐相邀,五百神兵集一朝。
渔阳突骑蛇矛锐,幽并侠客铁骢骄。
车上磔人常贾勇,帐前戏槊屡争标。
共道百年胡运息,直教一战虏尘消。
归来奏凯献天子,功名绝胜汉班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边疆战争的壮阔场景,充满了豪情与英雄主义色彩。诗人以“匈奴十万入云中”开篇,渲染出战争的紧张氛围,烽火连天,甘泉宫内也感受到战事的紧迫。战士们在春天的三月也不解甲,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准备。天子的愤怒激发了军队的斗志,选择精锐骑兵追击敌人,使用明亮的月弓进行精准射击。
诗中描述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敌人的气势似乎超越了自然界的规律,而汉军则如同乘风破浪,展现出超凡的力量。旧戍之地和新屯之处都布满了士兵,飞沙走石,组练如织,显示出军队的强大阵容。六郡的勇士和五丁的将领,以及吕兵曹这样的英雄人物,共同构成了这场战役的骨干力量。
吕兵曹被描绘为具有刘生般磊落的气质,为国效力从不退缩。他携带的雄韬秘籍如同豹变,腰间的宝剑发出龙鸣之声,显示了其非凡的武艺和决心。皇帝慷慨解囊,招募猛士,吕兵曹亲自骑马出长城,率领军队前往辽海作战。
诗中还提到了辽西的军事阵型和海上营地的布局,双方军队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对抗。鲁仲子般的箭术和终军请缨的勇气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但吕兵曹和他的军队更注重实际的战斗策略和英勇的行动。他们誓要结束百年来的胡族运势,通过一次决战彻底消除敌人的威胁。
最终,吕兵曹和他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归来后向天子献上凯旋的捷报,功勋卓著,甚至超过了汉代的班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场面,也歌颂了英雄们的勇敢和忠诚,以及他们在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