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
丹青明灭风篁岭,环佩空响桃花源。
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
今晨积雾卷千里,岂畏触热生病根。
在家头陀无为子,久与青山为弟昆。
孤峰尽处亦何有,西湖镜天江抹坤。
临高挥手谢好住,清风万壑传其言。
风回响答君听取,我亦到处随君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篮舆:竹轿。仙村:隐居的村庄。
丹青:色彩斑斓。
环佩:古代女子的饰品声。
蜡屐:旧鞋。
黑云白雨:形容风雨之大。
积雾:浓雾。
触热生病根:怕热生病。
头陀:佛教修行者。
弟昆:兄弟。
西湖镜天:西湖如镜子映照天空。
江抹坤:江水横贯大地。
挥手谢:挥手告别。
好住:祝你安好。
风回响答:风回应你的声音。
随君轩:跟随你的足迹。
翻译
篮舆西行出山门,与好友寻访仙人村。丹青景色在风竹岭忽明忽暗,环佩声空响,仿若桃花源。
早年曾想登顶却遇风雨,如倾盆大雨般激烈。
今日晨雾弥漫,千里之外也难以阻挡前行。
在家修行的无为子,长久以来与青山为伴。
山峰尽头又有什么?西湖如镜映照天空,江水如带横陈大地。
站在高处挥手告别,清风在山谷间传递着祝福。
风回应你的问候,请倾听我的言语,无论何处,我将追随你左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友人共同踏上寻仙之路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道法神秘世界的向往。开篇“篮舆西出登山门”即设定了探幽访胜的意境,接着“嘉与我友寻仙村”表达了与知己共同追求超凡脱俗之志。
诗中“丹青明灭风篁岭,环佩空响桃花源”两句,运用鲜明的色彩和清脆的声音形象,将仙境描绘得如同现实一般。这里的“风篁岭”、“桃花源”都是道教传说中常见的神山洞府,充满了诗人对超自然世界的想象。
“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急切登攀却又因天气不佳而作罢的情景。这里的“蜡屐”形象生动,展示了诗人对冒险探索的热情。
接着,“今晨积雾卷千里,岂畏触热生病根”两句,则转换了一种超脱世俗、避暑养生的意境。诗人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他既有勇攀高峰之志,又懂得适时调养身心的智慧。
“在家头陀无为子,久与青山为弟昆”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对道法清净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头陀”是道教修炼者,“无为子”则暗指禅宗大师,无为之境,是中国哲学中追求的一种最高精神状态。
以下两句“孤峰尽处亦何有,西湖镜天江抹坤”继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照与融合,他将自身与自然界相融,达到了一种超越物我之别的境界。
结尾,“临高挥手谢好住,清风万壑传其言。风回响答君听取,我亦到处随君轩”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他不仅与山水相融,同时也与朋友的情谊紧密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感知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融为一体,构建出一个既有仙境意象,又不乏禅宗智慧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