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全文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唐末宋初 · 徐铉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不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注释

身:身体。
遥:遥远。
上国:京都。
三千里:千里之外。
名:名声。
朝中:朝廷。
二十春:二十年。
金印:象征权力的金印。
辞:拒绝。
入幕:进入官府任职。
麻衣:平民的衣服,此处指平民身份。
迷津:人生的迷茫。
卷舒:收放自如。
齐物:看破万物平等。
忧喜忘心:忘记忧虑和喜悦。
养神:修养精神。
世路:世间道路。
风波:风浪。
翻覆:翻腾。
虚舟:比喻无根基的人或事物。
沉沦:陷入困境。

翻译

我身处遥远的京都千里之外,已有二十年在朝廷中留下名声。
即使面对金印官职,我也无需拒绝,只因曾在此感叹人生道路的迷茫。
我随心所欲地生活,看淡一切,忘记忧虑和喜悦,这便是养神之道。
世间的路途充满波折,如同风浪翻腾,而我如同虚舟,无法沉沦其中。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厚情谊与个人超然物外之心境的诗作。开篇“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两句,描绘出诗人远离京城,身处偏远之地,却仍声名显赫于朝廷二十个春秋的情形。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政治地位,也隐含着对仕途生涯的某种无奈。

接着,“金印不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官职荣誉并不在意,对于朝廷礼仪也感到困惑。"金印"象征高官地位,而"不须辞入幕"则表明对这一切的超然态度;"麻衣"代表着隐逸生活,"曾此叹迷津"则是在感慨自己曾经在世俗纷争中迷失方向。

中间,“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两句,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的心境。这里的“卷舒”指的是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状态,而"由我真齐物"则是说诗人希望自己的本心与宇宙之物和谐一致;"忧喜忘心即养神"表达了通过遗忘世俗的忧虑与喜悦来达到心灵修养的境界。

结尾,“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世间事如同波涛汹涌,而诗人则像一叶轻舟,无从控制,只能随波逐流。这既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是对个人命运的宿命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仕途与隐逸生活、世俗纷争与心灵修养之间的差异,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和谐的渴望。同时,它也透露着诗人面对无法控制的外在世界时所表现出的智慧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