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身俱是客,何处合为乡全文

此身俱是客,何处合为乡

出处:《承和途中四韵
宋 · 彭汝砺
此身俱是客,何处合为乡
雨后春山好,天晴昼日长。
三年穰下郡,一信赭陂阳。
鸿雁非中泽,鸤鸠祇在桑。

鉴赏

这首诗《承和途中四韵》由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此身俱是客,何处合为乡”,开篇即道出了诗人作为旅人的身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身处异乡,何处才是真正的归宿?这种疑问直击人心,引人深思。

接着,“雨后春山好,天晴昼日长”两句,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后的清新景象。春雨过后,山色更加翠绿,阳光普照之下,白昼显得格外悠长。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三年穰下郡,一信赭陂阳”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特定地点的回忆。在某个地方度过了三年时光,如今只留下一封书信作为回忆,表达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最后,“鸿雁非中泽,鸤鸠祇在桑”两句以动物的活动为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鸿雁并非停留在中泽,鸤鸠只栖息于桑树之上,暗示了人生旅程中的漂泊不定与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故乡与自由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