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从渠骇,斗折蛇行笑我危
出处:《游涪溪 其二》
宋 · 程以谦
重忆□都扰扰时,自怜解事作痴儿。
风声鹤唳从渠骇,斗折蛇行笑我危。
地险向来誇峻国,天诛□许恃滇池。
毡裘未省相知否,更欲凭君一问之。
风声鹤唳从渠骇,斗折蛇行笑我危。
地险向来誇峻国,天诛□许恃滇池。
毡裘未省相知否,更欲凭君一问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以谦的《游涪溪(其二)》。诗中,诗人回忆起往昔京城的纷扰时光,感叹自己在那个混乱时期显得过于天真,对世事懵懂无知。他以风声鹤唳比喻外界的惊慌,而自己则像山路崎岖、蛇行般小心翼翼,自嘲处境危险。接着,诗人提到国家地势险峻,但仍然倚仗滇池作为屏障,暗示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自己的境况,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关怀和回应。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国家形势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反思和对友情的渴望,语言质朴,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