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爱风流因病睡,鹊贪欢喜也嗔人
出处:《閒居杂题》
明 · 袁宏道
晴日园林放好春,馆娃宫里拾香尘。
痴心春了鸳鸯债,宿命多惭鹦鹉身。
柳爱风流因病睡,鹊贪欢喜也嗔人。
桃花不识潘郎去,又逐东君一面新。
痴心春了鸳鸯债,宿命多惭鹦鹉身。
柳爱风流因病睡,鹊贪欢喜也嗔人。
桃花不识潘郎去,又逐东君一面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生活画卷,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首句“晴日园林放好春”,以晴朗明媚的阳光为背景,将园林中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大自然释放出全部的活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接着,“馆娃宫里拾香尘”一句,将目光转向了历史的深处,馆娃宫是古代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造的宫殿,这里不仅有历史的沉淀,更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拾香尘,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香气四溢、充满诗意生活的向往。
“痴心春了鸳鸯债,宿命多惭鹦鹉身”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状态的思考。鸳鸯成双成对,鹦鹉学舌,诗人以“痴心”和“宿命”来形容这些自然现象,既体现了对自然界美好和谐的赞美,也蕴含着对人生宿命的感慨。
“柳爱风流因病睡,鹊贪欢喜也嗔人”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受。柳树因风而舞,似乎在享受风的轻抚,却也因风力过猛而“病睡”;喜鹊在枝头欢唱,却也因过于兴奋而对周围的人产生不满。这两句通过柳树和喜鹊的行为,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幽默态度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理解。
最后,“桃花不识潘郎去,又逐东君一面新”一句,以桃花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新生活的期待。桃花在春天开放,但当潘郎(可能指诗人自己)离开后,桃花依然追逐着春天的脚步,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