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
出处:《伤时二首 其一》
唐 · 孟云卿
太空流素月,三五何明明。
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
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
常恐今夜没,须臾还复生。
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
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
常恐今夜没,须臾还复生。
注释
流素月:流动的素色月亮,形容月亮在太空中的动态美。三五:农历每月十五,指满月。
贤愚:聪明的人和愚昧的人,泛指所有人。
须臾:片刻,极短的时间。
翻译
太空中的月亮流淌着清辉,十五的月亮多么明亮。它的光芒甚至穿透白天,使人们无论智愚都迷失在它的光辉中。
四季不断更迭变换,自然法则中万物有盈有亏。
我常常担心这轮明月今晚就会消失,但转眼又会重新升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云卿的《伤时二首(其一)》,展现了诗人对光阴迅速流转、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
"太空流素月,三五何明明。" 这两句描绘出夜空中明月流转,时间飞逝,月亮在天空中运行,而日子却如白驹过隙,一去不复返。数字“三五”暗示了时间的短暂和有限。
"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 这两句则写出了太阳照耀下的白昼,以及人们对时间流逝的认识,无论是智者还是愚人,都无法完全领悟时间的奥秘。
"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 这里指出自然界的季节更迭和宇宙运行的规律,强调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平衡与循环。
"常恐今夜没,须臾还复生。"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时间迅速流逝的忧虑,以及对明日重生的期待,但这种期待也是带有一丝无奈的,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
整首诗通过月亮、白昼、四季更迭等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生命易逝和时光无法挽留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