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于此忍朝饥,又见秋山草木腓
经年于此忍朝饥,又见秋山草木腓。
满口阳春无和者,却将锡杖向空飞。
满口阳春无和者,却将锡杖向空飞。
注释
经年:多年。于此:在这里。
朝饥:早晨的饥饿。
又见:再次见到。
秋山:秋天的山峦。
草木腓:草木枯黄。
满口:满怀。
阳春:优美的诗文或音乐(比喻高雅的言论)。
无和者:没有人应和。
却:反而。
锡杖:僧人的手杖,也象征僧人。
向空飞:对着虚空挥动。
翻译
多年来忍受着早晨的饥饿在这里生活,再次看到秋天的山峦草木枯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修道,历经饥饿和寒冷,见证秋天草木凋零的艰难岁月。诗中的“满口阳春无和者”表达了一种孤独与不被理解的情感,而“却将锡杖向空飞”则显示了诗人对于道法修炼的执着与追求。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信念与外界的隔阂。
整首诗充满了超脱世俗、独自修行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寂感。诗人的语言简练而蕴含深意,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精神追求。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诗人心灵状态的写照,是对修道生活体验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