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乌避荟蔚,六月思重裘
出处:《登龟山忆家》
清 · 朱仕玠
怒石势欲落,哀狖啼啾啾。
攀援无尺土,寸步犹淹留。
槎枒千章木,终古闻飕飗。
阳乌避荟蔚,六月思重裘。
升高瞰巨浸,端倪洵难求。
洪涛蘸云霓,湠漫不可收。
缅渺望乡邑,西接昆崙邱。
王母竟何许,玄圃空悠悠。
想像扶桑枝,垂椹光十洲。
安能驭鸾鹄,饱啖销羁忧。
攀援无尺土,寸步犹淹留。
槎枒千章木,终古闻飕飗。
阳乌避荟蔚,六月思重裘。
升高瞰巨浸,端倪洵难求。
洪涛蘸云霓,湠漫不可收。
缅渺望乡邑,西接昆崙邱。
王母竟何许,玄圃空悠悠。
想像扶桑枝,垂椹光十洲。
安能驭鸾鹄,饱啖销羁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龟山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开篇以“怒石”、“哀狖”、“槎枒千章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幽深的氛围,展现出山势的险峻和环境的恶劣。诗人攀爬艰难,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接着,“阳乌避荟蔚,六月思重裘”,通过太阳躲避浓密的树木,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感到寒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与孤独。站在高处,诗人俯瞰广阔的海洋,却难以找到家乡的方向,这种迷茫与失落感跃然纸上。
“洪涛蘸云霓,湠漫不可收”,描绘了海浪汹涌,似乎与天际相连,波涛翻滚,无法收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澜与不安。最后,诗人遥望故乡,想象中与神话中的王母、玄圃、扶桑树等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无奈与忧愁。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神话元素,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广阔的世界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