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钟山著屐登,中原今隔几崚嶒
出处:《登金陵钟山绝顶》
宋 · 吴龙翰
万仞钟山著屐登,中原今隔几崚嶒。
自怜不及天边雁,岁逐春风到八陵。
自怜不及天边雁,岁逐春风到八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合一丈六尺。著屐:穿着木屐。
崚嶒:形容山势陡峭、险峻。
天边雁:指大雁,因常在天边飞翔而得名。
八陵: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陵墓群或者地名,具体需要更多上下文。
翻译
我穿着木屐攀登万仞高的钟山,中原地区如今与我相隔了多少险峻峰峦。我感叹自己不如那天空边的鸿雁,它们每年都能随着春风飞越八陵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万仞钟山在眼前屹立,中原之地如今隔绝,遥不可及。诗人自忿不能像天边的大雁那样自由飞翔,只能随着春风,逐渐到达八陵。而这八陵,又是历史上埋葬英雄的所在,颇有感慨。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万仞钟山、天边雁和春风八陵,三者交织,既展示了诗人胸怀壮志,又流露出些许哀愁。诗中的“中原今隔几崚嶒”一句,通过地理之隔阂,暗示时空变迁、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而“岁逐春风到八陵”,则是一种对英雄辈出的缅怀和追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英雄落寞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间矛盾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哲理。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常有的怀古伤今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