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酒杯吸尽锦屏秀,孤剑声锵峡水寒全文

酒杯吸尽锦屏秀,孤剑声锵峡水寒

出处:《读放翁剑南集
宋 · 刘应时
少陵先生赴奉天,乌帽麻鞋见天子。
乾坤疮痍塞目惨,人烟萧瑟胡尘起。
八月之吉风凄然,北征徒步走三川。
夜经战场霜月冷,累累白骨生苍烟。
五载栖栖客蜀郡,骑驴日候平安信。
喜闻诸将收山东,拭泪一望长安近。
瞿唐想见放船时,回首夔府多愁思。
蜀人至今亦好事,翠珉盛刻草堂诗。
放翁前身少陵老,胸中如觉天地小。
平生一饭不忘君,危言曾把奸雄扫。
周流斯世辙已环,一笑又入剑南山。
酒杯吸尽锦屏秀,孤剑声锵峡水寒
万丈虹霓蟠肺腑,射虎刽鲸时一吐。
我虽老眼向昏花,夜窗吟哦杂风雨。
少陵间关兵乱中,放翁遭时乐且丰。
饱参要具正法眼,切忌错下将无同。
茶山夜半传机要,断非口耳得其妙。
君不见塔主不识古云门,异时衣钵还渠绍。

拼音版原文

shǎolíngxiānshēngfèngtiānmàoxiéjiàntiān

qiánkūnchuāngsāicǎnrényānxiāochén

yuèzhīfēngránběizhēngzǒusānchuān

jīngzhànchǎngshuāngyuèlěnglèilèibáishēngcāngyān

zǎishǔjùnhòupíngānxìn

wénzhūjiāngshōushāndōngshìlèiwàngchángānjìn

tángxiǎngfēngfàngchuánshíhuíshǒukuíduōchóu

shǔrénzhìjīnhǎoshìcuìmínshèngcǎotángshī

fàngwēngqiánshēnshǎolínglǎoxiōngzhōngkuāntiānxiǎo

píngshēngfànwàngjūnwēiyáncéngjiānxióngsǎo

zhōuliúshìzhéhuánxiàoyòujiànnánshān

jiǔbēijìnjǐnpíngxiùjiànshēngqiāngxiáshuǐhán

wànzhàngpánfèishèguìjīngshí

suīlǎoyǎnxiànghūnhuāchuāngyínòfēng

língjiānguānbīngluànzhōngfàngwēngzāoshíqiěfēng

bǎocānyàozhèngyǎnqiècuòxiàjiāngtóng

cháshānbànchuányàoduànfēikǒuěrmiào

jūnjiànzhǔshíyúnménshíháishào

注释

奉天:古代地名。
乌帽:黑色帽子。
麻鞋:布鞋。
疮痍:创伤。
人烟:人家和炊烟。
胡尘:战乱中的尘土。
八月之吉:八月吉利的日子。
北征:北上征战。
徒步:步行。
累累白骨:散落的尸骨。
苍烟:苍茫的雾气。
栖栖:忙碌不安。
蜀郡:四川地区。
山东:指中原地区。
长安:唐朝首都。
瞿唐:长江上的重要关隘。
夔府:夔州,陆游曾在此居住。
翠珉:翠绿的玉片,代指诗篇。
草堂诗:杜甫的诗作。
放翁:陆游的号。
少陵老:杜甫。
天地小:胸怀壮志。
一饭不忘君:不忘君恩。
奸雄:指权奸。
扫:清除。
周流:流转。
剑南山:剑门山。
酒杯:饮酒。
锦屏:华丽的屏风。
峡水:剑门峡的水。
虹霓:彩虹。
肺腑:内心深处。
射虎刽鲸:比喻豪情壮志。
吟哦:吟诵。
兵乱:战乱。
乐且丰:快乐且丰裕。
正法眼:明辨是非的眼光。
将无同:轻易判断。
茶山:地名。
机要:重要信息。
口耳:口头相传。
塔主:寺庙住持。
古云门:佛教禅宗派别。
衣钵:师徒传承。

翻译

杜甫先生去奉天,头戴乌帽脚穿麻鞋拜见天子。
满目疮痍的天地令人悲痛,人烟稀疏战尘四起。
八月吉日风声凄厉,他徒步北上穿越三川。
夜晚经过战场,月光如霜寒冷,白骨遍野在苍烟中显现。
五年漂泊客居蜀地,每日骑驴期盼平安消息。
听说将领收复山东,他拭泪遥望长安近在咫尺。
想象瞿唐峡放舟情景,回望夔府心中充满愁绪。
蜀地的人至今仍珍视他的诗篇,翠珉上刻满了草堂诗。
陆游前身似杜甫,胸中壮志豪情犹如天地宽广。
一生铭记君恩,直言敢斥奸雄,扫除世间不正。
他在世间流转,如同车轮循环,笑对剑南山水。
举杯畅饮美景,剑峡水声伴孤剑鸣响。
胸中藏着万丈豪情,像虹霓般喷薄而出。
尽管老眼昏花,夜晚仍在风雨中吟诵。
杜甫在战乱中艰难前行,而陆游则逢盛世,生活富足。
深谙世事需有正直眼光,切勿轻易评判他人。
茶山深夜传递重要机要,非口耳相传所能领悟。
你看那塔主不识古云门,将来衣钵还得有人继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应时的作品,名为《读放翁剑南集》。诗中通过对前辈诗人放翁(即苏轼)的剑南集的阅读,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国事家事的深刻感慨,以及个人生命旅程中的无奈与坚持。

诗歌开篇,“少陵先生赴奉天,乌帽麻鞋见天子。”这里写的是苏轼去京城拜见皇帝的情景,通过“乌帽麻鞋”表现出一位文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参与。紧接着,“乾坤疮痍塞目惨,人烟萧瑟胡尘起。”则描绘了一片战争废墟、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接下来的“八月之吉风凄然,北征徒步走三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频仍的无奈与悲凉。随后,“夜经战场霜月冷,累累白骨生苍烟。”则是对战争惨状的深刻描绘,通过“累累白骨”和“苍烟”,传达了对生命尊严被践踏的愤慨。

诗中还提及,“五载栖栖客蜀郡,骑驴日候平安信。”这里写的是自己流离失所多年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家国平安的渴望。紧接着,“喜闻诸将收山东,拭泪一望长安近。”则表达了对于国家统一、战乱结束的希望和喜悦。

在“瞿唐想见放船时,回首夔府多愁思。”这一段中,诗人通过对苏轼放船行走的遥想,以及对自己昔日居所的回忆,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于过去岁月的眷恋。

随后的“蜀人至今亦好事,翠珉盛刻草堂诗。”则是对苏轼文学才能和影响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文艺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一段,“放翁前身少陵老,胸中如觉天地小。平生一饭不忘君,危言曾把奸雄扫。”诗人通过对苏轼的赞誉,以及对其政治态度和文笔风骨的肯定,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信念的坚守。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士人对于国家命运、个人生命价值以及文艺创作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