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见紫霄翁,侵寻鬓已蓬全文

不见紫霄翁,侵寻鬓已蓬

出处:《寄君玉
宋 · 陈师道
不见紫霄翁,侵寻鬓已蓬
倦游乡域异,归梦夙宵同。
爱酒贫应甚,吟诗老更工。
清时公道在,未足叹途穷。

拼音版原文

jiànxiāowēngqīnxúnbìnpéng

juànyóuxiāngguīmèngxiāotóng

àijiǔpínyìngshènyínshīlǎogènggōng

qīngshígōngdàozàiwèitànqióng

注释

紫霄翁:指代一位隐逸或德高望重的人。
侵寻:逐渐,渐渐。
鬓已蓬:形容头发斑白,显得苍老。
倦游:厌倦了长期的旅行或仕途。
乡域:故乡。
归梦:回家的梦。
爱酒:非常喜爱饮酒。
贫应甚:因贫困而更加。
吟诗:作诗。
老更工:年纪越大,诗歌造诣更深。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公道:公正的道理。
未足:还不足以。
叹途穷:感叹人生道路的困苦。

翻译

没见到那位紫霄翁,岁月流逝我已两鬓斑白。
厌倦了在外漂泊,即使回到故乡,梦境中的家乡仍是相同的。
因为贫穷,我更加热爱饮酒,虽然年老,写诗却愈发熟练。
在这个清明的时代,公正仍在,所以不必感叹人生路途的困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寄君玉》,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况的感慨。首句“不见紫霄翁”,以“紫霄翁”代指友人,暗示其久未相见,流露出淡淡的怀念之情。次句“侵寻鬓已蓬”,通过描绘自己头发斑白,暗示岁月流逝和个人的疲倦与沧桑。

第三句“倦游乡域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在外漂泊的厌倦,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接着,“归梦夙宵同”强调了诗人夜间梦中也渴望回到故乡,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深。

第五、六句“爱酒贫应甚,吟诗老更工”,诗人自嘲贫困的生活使得饮酒成为唯一的慰藉,但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依然保持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技艺反而更加精湛。这体现了他的坚韧和对艺术的执着。

最后两句“清时公道在,未足叹途穷”,在公正的时代里,诗人认为尽管处境艰难,但仍有公道存在,因此并不完全因为困顿而感到绝望,表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坚韧和对公正的期待。